上海淞滬路-三門路下立交工程矩形頂管“創新楊浦號”正式下井
今天上午,楊浦區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重點工程——淞滬路-三門路下立交工程矩形頂管“創新楊浦號”正式下井,向整體結構貫通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記者從承建方隧道股份路橋集團獲悉,整個下立交工程整體結構貫通預計將在2020年底。屆時,江灣、五角場地區的交通將實現整體升級。
淞滬路-三門路地區位于江灣五角場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地帶,北側為大型居住區新江灣城,南側毗鄰五角場商圈,東至楊浦中原地區,是未來新江灣城與五角場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所在。根據交通需求預測,淞滬路-閘殷路-三門路節點流量較大,從空間上分離“到發”和“過境”兩類交通,能有效降低交通干擾。
根據規劃,淞滬路-三門路下立交工程采用 “Y”字型雙層結構。其中,沿淞滬路-閘殷路方向布置下立交主線,全長約860米,沿淞滬路北-淞滬路南方向布置下立交匝道,全長約770米。地下主線采用雙向四車道形式,地下立交設計車速40千米/時。
該工程位于楊浦區淞滬路與閘殷路交叉口,南起政學路,北至閘殷路民府路。“頂管頂進過程中需要側穿正在運營中的地鐵10號線區間隧道,下穿合流污水箱涵,風險高、難度大、環境復雜,這在上海目前同類型工程項目中,是前所未有的。”隧道股份路橋集團三門路下立交工程項目經理韓建勇介紹,項目團隊通過多次試樁累積了大量深層土體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精準參數,為后期正式頂進作參考。
為了不影響主干道淞滬路的交通通行,道路施工還將采取“占一還一”措施——向淞滬路閘殷路附近的一塊空地“借道”做一條臨時通行的新車道。這樣即使施工,原有的道路也只是被“平移”到邊上的新路去了。
目前,“創新楊浦號”已經在始發井內進行調試,為后續頂進做好準備,接收井也在有序施工中。淞滬路-三門路下立交工程建成后,將成為五角場城市副中心對外交通聯系的快速通道與區域交通的立體樞紐,同時實現交通與城市綜合治理的整體升級,提升當地地區的整體活力。